通威股份年投645億逆勢擴產,卷死同行還是熬死自己?
作者:潘妍
出品:全球財說
近期,低迷許久的光伏圈因一場史無前例的并購案再次沸騰。
8月13日,通威股份(600438)發(fā)布公告稱,公司擬與潤陽股份、上海悅達新實業(yè)集團新能源有限公司等潤陽股份相關股東、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簽訂《增資意向協(xié)議》。
公告顯示,通威股份計劃通過增資及現(xiàn)金收購等方式,合計取得江蘇潤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:潤陽股份)不低于51%的股權。交易總計金額不超過50億元,交易完成后,潤陽股份將成為通威的控股子公司。
通威股份作為硅料、電池領域的雙龍頭,是全球最大的電池廠商,而潤陽股份亦是2023年全球電池片出貨量TOP5供應商。一線龍頭兼并重組二線巨頭本就不常見,而這次交易金額更是創(chuàng)下光伏史上最大規(guī)模并購案記錄,Buff值疊滿。
業(yè)內人士分析,該并購是鼓勵行業(yè)整合案例,有望加速光伏行業(yè)整合進程,加速行業(yè)出清。2024年7月,中國光伏行業(yè)協(xié)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曾表示,光伏行業(yè)調整宜重宜快,建議推動落后產能出清,鼓勵企業(yè)兼并重組。
光伏全產業(yè)鏈崩盤
2023年3月,通威股份創(chuàng)始人劉漢元之女劉舒琪接棒謝毅成為新任掌門。
在謝毅掌印四年間,通威股份經歷飛速增長時期,營收額由2019年的375.55億元增至2022年的1424.23億元,尤其是2021年和2022年,通威股份的年復合增長率達79.51%。2022年,通威股份還曾以257.26億元歸母凈利潤登頂光伏行業(yè)“盈利之王”。
但身處典型的周期性行業(yè),在劉舒琪上任不久,過去狂飆多年的光伏產業(yè)卻在技術更迭的過程中陷入產能過剩、低價競爭的困境,踏進“寒冬”時刻。
據統(tǒng)計,2024年以來,在A股市場被ST的光伏上市企業(yè)數量已增至8家。其中,ST陽光在經歷28個跌停后已于7月10日正式摘牌,成為2024年光伏行業(yè)退市第一股。ST億利、ST愛康緊隨其后接連被摘牌。此外,ST航高也于近期收到股票終止上市決定,退市已是臨門一腳。
在上市公司面臨退市風險的同時,仍在排隊沖刺IPO的一眾光伏公司同樣遭遇困局,IPO節(jié)奏也在階段性收緊。2024年以來,陸海新能、儒興科技、百佳年代等多家企業(yè)撤回IPO申請。
曾經的香餑餑產業(yè)變成了如今的鬼見愁,即便是龍頭通威股份也未能幸免。
2023年,通威股份營業(yè)收入同比下降2.33%至1391.04億元,歸屬凈利潤同比下降47.25%至135.74億元。步入2024年后影響進一步擴大,根據上半年業(yè)績預告,通威股份預計由盈轉虧,歸母凈利潤約為-30億至-33億元左右,上年同期為132.70億元。
同樣跳水的還有通威股份的股價,自2022年7月沖至超60元/股的歷史高位后,通威股份股價一路下行。截至8月16日,通威股份報收19.18元/股,總市值863億元,股價較巔峰時期下跌近7成,市值蒸發(fā)超2000億元。
除通威股份外,隆基綠能、晶澳科技、TCL中環(huán)、愛旭股份、雙良節(jié)能等多家企業(yè)均在2024年半年度業(yè)績預告中發(fā)出盈轉虧預警。
造成行業(yè)受挫的主要原因或是光伏產業(yè)鏈價格的不斷下滑。新能源研究機構InfoLink Consulting數據,硅料價格2023年初接近20萬元/噸,2024年一季度已降至6萬-7萬元/噸,二季度再降至4萬-5萬元/噸,一年半時間內硅料價格降幅達8成。
除硅料市場供過于求、價格持續(xù)下降之外,由于過去幾年大幅擴產,通威股份或正陷入“產能過剩”的情況。
翻閱歷史公告,2023年,通威股份先后宣布在四川樂山市、成都雙流區(qū)、樂山峨眉山、樂山五通橋區(qū)以及鄂爾多斯市等地合計投資645億元,其中僅鄂爾多斯一項就高達280億元。項目內容主要圍繞在擴產工業(yè)硅和光伏組件方面,多數計劃于2024年底建成投產。
對比來看,2013年至2022年,通威股份歸屬凈利潤十年累計僅461.99億元,即便加上2023年凈利潤也不過597.73億元。2023年這幾個擴產項目直接花了通威股份十余年的家底。
截至2024年一季度,通威股份的固定資產、在建工程合計為900.28億元,同比增長80.86%。
同時,公司還面臨較大的存貨壓力,截至一季度末,通威股份存貨同比增長44.72%至112.7億元。據Wind數據,通威股份存貨周轉天數已由2023年末的35.09天增至2024年一季度的51.16天。
此次,通威股份又是斥巨資拿下潤陽股份,在感嘆商二代劉舒琪敢于大手筆投資的同時,也開始好奇潤陽股份到底有何魅力,讓本就不缺產能的通威還是選擇將其收入麾下?
一地雞毛,“打折”自救
在此之前,我們首先了解一下潤陽股份的基本情況。
潤陽股份是布局全產業(yè)鏈的電池片企業(yè),已在上游形成工業(yè)硅產能5.5萬噸、多晶硅產能13萬噸、拉晶產能7GW、切片產能10GW,產業(yè)鏈中游形成電池片產能57GW,產業(yè)鏈下游形成組件產能13GW。
若該并購完成,2024年通威股份多晶硅總體產能底有望達到96萬噸,市場份額預計超30%。
在前幾年光伏行業(yè)高景氣背景下,潤陽股份也展現(xiàn)出較為優(yōu)秀的成長性。2020年至2022年,潤陽股份年營收分別為47.98億元、106.17億元、220.38億元,年復合增長率達114.32%,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.13億元、4.85億元、20.39億元。
于是,2022年6月潤陽股份便向深交所遞交創(chuàng)業(yè)板上市申請,且IPO申請已獲證監(jiān)會同意注冊批復?“臨門一腳”之際,潤陽股份卻遲遲未完成股票發(fā)行,最終因注冊批文失效而痛失上市之機。
對于潤陽股份IPO終止的原因,市場多猜測是債務壓力較大所致。根據招股書數據,潤陽股份資產負債率常年80%左右,2022年公司流動比率0.82、速動比率0.62,遠低于正常值。
此外,潤陽股份還存在較高比例的資產抵押,截至2022年,公司運用貨幣資金、應收票據、房產、土地使用權、生產設備等資產作為抵質押物融資,受限資產賬面價值占公司總資產的比例35.82%,2022年末潤陽股份賬上現(xiàn)金及現(xiàn)金等價物余額為9.46億元。
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,整個光伏產業(yè)便開啟新一輪的寒冬調整期,裁員、停產、破產的消息不絕于耳,2024年5月,潤陽股份旗下子公司就曾被爆出裁員、降薪停薪的傳聞。
大浪淘沙之際,缺錢的潤陽股份也只能選擇“賣身”通威,以求自保。
根據彼時申報稿顯示,潤陽股份計劃發(fā)行規(guī)模不超過總股本10%,計劃募集資金40億元。據此計算,其當時估值約400億元。對照如今通威股份給出的50億價碼,目前潤陽股份的估值不超過98億元,相當于IPO時期估值的2.5折,縮水不少。
落后產能成隱雷
再說回最初的問題,面對負債累累、一地雞毛的潤陽股份,通威股份為什么還要選擇投資?
或為逆勢增產以鞏固市占率。通威股份在收購公告中表示,本次交易將有利于充分發(fā)揮公司與潤陽股份的產業(yè)鏈協(xié)同效應,鞏固公司在高純晶硅、高效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等核心環(huán)節(jié)的市場占有率。
不過,最重要的或還是看上潤陽股份在美國、泰國、越南等海外區(qū)域的海外產能。事實上,通威股份至今都未在境外設立過光伏產品制造工廠。通威股份表示,此次交易將有效補充公司海外產能布局,幫助公司拓寬海外高溢價市場的銷售渠道。
隨著國內市場競爭白熱化,出海或成為中國光伏企業(yè)破局“內卷”的重要抓手。2024年7月,潤陽股份總裁唐駿曾向媒體透露,目前歐洲和美國地區(qū)占潤陽股份出貨量的80%以上,“RUNERGY”已躋身美國光伏組件前五的品牌,公司預計2024年全年海外組件出貨目標為6.5GW左右。
但目前有一個較為尷尬的問題,在整個光伏行業(yè)向“N時代”邁進的背景下,潤陽股份卻還停留在較為落后的“P時代”。根據潤陽股份招股書,2020年至2022年,公司超95%的太陽能電池片銷售額是基于較為落后的PERC技術。
InfoLink Consulting預測,2024年P型電池技術的市占率將下降至23%,N型電池技術的市占率將增至70%以上,其中TOPCon電池市占率有望達到約65%。
事實上,潤陽股份曾在招股書中透露過有關TOPCon電池的投產項目,計劃將于2023年上半年建成14GW的TOPCon電池生產線,但目前該項目是否順利建成投產尚不可知。
或正因潤陽股份P型轉換N型產能節(jié)奏較慢,其龍頭優(yōu)勢正在變弱。
InfoLink Consulting數據,2020年至2022年,潤陽股份蟬聯(lián)光伏電池片出貨全球排名第三。但自2023年起,潤陽股份的光伏電池片出貨全球排名便跌至第五名。據2024年上半年最新數據,潤陽股份的出貨量排名已跌出前五。
可以預見的是,PERC產能正加速退出,N型產品產業(yè)化進程全面加速,這一點潤陽股份正落后于同行。而對于光伏廠商而言,持有大量落后產能或存在較大的資產減值風險。
“白衣騎士”通威股份未來或還需對相關產能進行技改升級、優(yōu)化利用。2024年6月,通威股份曾表示,預計將在2024年逐步完成約38GW的PERC產能改造。想必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。截至2024年一季度,通威股份賬上貨幣資金為282.87億元,同比減少23.70%。
通威股份的“豪賭”還將繼續(xù),在這輪行業(yè)周期中,通威能否如愿通過逆勢擴產守擂成功,以把握擴大版圖的良機?潤陽股份的加入能否達到1+1>2的效果?一切還有待市場進一步驗證。
敬告讀者:本文基于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,全球財說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。無論何種情況下,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。市場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!未經許可不得轉載、抄襲!
原文標題 : 通威股份年投645億逆勢擴產,卷死同行還是熬死自己?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圖片新聞
最新活動更多
-
限時免費點擊下載>> 2024儲能產業(yè)搶占制高點發(fā)展藍皮書
-
2025年3月立即報名>>> 【線下會議】OFweek 2025 工商業(yè)儲能大會
-
2025年3月立即報名>>> 【線下會議】OFweek 2025(第五屆)儲能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
-
2025年3月立即報名>> OFweek 2025新能源產業(yè)協(xié)同發(fā)展大會
-
即日-3.31立即查看>> 蔡司工業(yè)質量解決方案集錦
-
4日10日立即報名>> OFweek 2025(第十四屆)中國機器人產業(yè)大會
- 高級軟件工程師 廣東省/深圳市
- 自動化高級工程師 廣東省/深圳市
- 光器件研發(fā)工程師 福建省/福州市
- 銷售總監(jiān)(光器件) 北京市/海淀區(qū)
- 激光器高級銷售經理 上海市/虹口區(qū)
- 光器件物理工程師 北京市/海淀區(qū)
- 激光研發(fā)工程師 北京市/昌平區(qū)
- 技術專家 廣東省/江門市
- 封裝工程師 北京市/海淀區(qū)
- 結構工程師 廣東省/深圳市